行进中国|干杯青岛,这座城有“料”

夜色铺展,青岛西海岸的“微醺巴士”亮起灯光,在山海之间缓缓穿行。车内游客举杯畅饮,窗外夜海与山峦交织成一幅流动的霓虹画卷。
“这是山东省首条啤酒主题公交专线,把自然风光和夜间经济串联起来。”真情巴士集团宣传办公室主任贾佑玲介绍。啤酒IP正不断延展场景边界,为城市注入夏日活力。
7月,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,西海岸、崂山、老城三大会场同步亮相。这场始于1991年的节庆盛会,早已突破“喝酒”本义,成为推动文旅融合、消费提振、品牌更新的重要平台。
夜游老城,点亮新景。“跟着巡游队伍走就对了!”循着音乐和人潮,便能走进节日的心跳。巡游队伍所到之处,氛围随之升温——游客与身着复古服饰的演员互动合影,击掌碰杯。一枚枚“嗨啤币”在银鱼巷市集与劈柴院烟火巷中辗转流动,集章打卡间,百年街区的历史图景被一一点亮。
“将近30年没来青岛了,原计划前几天离开,但为等候啤酒节开幕,特意多待了两天。”崂山会场内,来自法国的陈先生夫妇表示,这口“熟悉的味道”要在热闹里喝才“对味儿”。
“快看!甜世涛一路飙升!
“鲜啤涨得慢了,我要‘抄底’入手。”
......
西海岸会场的啤酒交易所前,人气十足。20多个啤酒龙头供应不同口味的当日鲜酿,价格随热度实时波动。“啤酒股市”新玩法模拟“涨跌”行情,游客们边选购、边“操盘”,一杯酒喝出双重乐趣。创意叠加消费新场景,既买得尽兴,也收获满满“参与感”和“情绪价值”。
“仅开幕前三天,西海岸会场就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。”青岛西海岸新区会展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丁新春介绍。
以酒为媒,青岛正将“节日人气”转化为“城市烟火”,带动住宿、交通、演艺、餐饮等多业联动。以“节”见“城”,“舌尖体验”到“场景营造”,如今的青岛,正在用一杯酒,释放城市高质量发展的“活力酵母”。(郑昕桥、庄润泽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